7月26日-2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第95次)暨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在兰州成功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小组共同协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寒区旱区工程与环境。论坛开幕式由论坛执行主席、西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赖远明院士主持,西北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冯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王光谦院士分别致辞。应赖远明院士的邀请,省水科院张守杰教高、张滨教高参加了论坛。
我国寒区旱区地域广阔,生态环境脆弱,是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这些特殊区域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将不可避免地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致使区域内资源、环境、生态与工程矛盾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寒区旱区重大工程建设及其脆弱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寒区旱区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安全,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已成为区域乃至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科学院学部召开这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组织和召集国内该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深入研讨寒区旱区工程与环境领域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程国栋院士、清华大学王光谦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院士等数十位著名专家和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施工企业等78家单位547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崔鹏院士作了“川藏铁路环境灾害研究的构想”报告、翟婉明院士作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报告、徐祥德院士作了“青藏高原极端气象气候灾害关键科学问题”报告、缪昌文院士作了“严酷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报告,还有10位专家分别作了“青藏高原进藏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川藏铁路工程建设难题及对策思考”、“川藏铁路隧道建设难点及对策”、“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规律及冻胀整治新技术研究”、“北京-莫斯科高铁设计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青藏高原雪线高度分布、季风界限与冰川变化”、“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进展: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再到泛第三家”、“中国特征环境重大工程风沙危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寒区复杂下垫面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和“寒区公路隧道关键技术探讨”等精彩的特邀学术报告;最后,赖远明院士对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介绍,并对实验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参会嘉宾和代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
与赖远明院士合影
会议现场